岘港市是全国最大的渔业中心之一,拥有一级渔港寿光港和二级渔港三光港。这里是每年成千上万艘远洋捕捞船只出入的重要“门户”,不仅服务本地,还覆盖中部地区多个省市,对落实《渔业法》相关规定以及执行欧盟委员会关于解除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的捕捞活动IUU“黄牌”警告的相关建议发挥关键作用。
在一次出海作业返航途中,编号为BĐ 98732TS的渔船船长陈玉显提前一小时拨打电话通知寿光渔港,告知船只即将靠港。当渔船靠港后,陈玉显提交了本次出海作业的捕捞日志,详细记录了捕捞时间、作业海域位置、总产量以及捕捞的鱼种。
这些信息也同步录入到他个人智能手机上的电子捕捞日志与溯源软件(eCDT)中,并由渔港调度人员通过渔船管理数据库系统(VNFISHBASE)和渔船远程监控系统(VMS)进行检查、核实。与此同时,所有渔船靠港信息也会被同步发送至渔业执法代表办公室,以便配合检查,杜绝违规渔船靠港。
为落实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的工作,渔港工作人员与渔业执法代表办公室紧密配合,严格执行信息申报流程,并对远洋作业时间较长的渔船,特别是钓鱿鱼船的航行和作业轨迹进行全过程监控。只有在船长提交的捕捞日志中填写完整信息后,渔船才被允许在港口卸货。
目前,所有船体长度在15米以上、在远海作业的渔船,必须安装航程监控设备。该设备必须在渔船出港至返回指定渔港的整个航程中保持连续开启状态。
据岘港市海洋岛屿与渔业分局透露,自2025年初至今,相关职能部门已对66起违反IUU捕捞规定的案件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总额接近70亿越盾。
目前,许多从事远海捕捞的船主已主动安装1至2台航程监控设备,以确保渔船的位置信号在国家渔船管理系统中能够稳定、连续地传输,避免作业中断。
岘港市渔民黄玉英相信,在当前对海上渔业严格管理的背景下,渔民守法意识大幅提升。渔民主动投资添置设备,确保每次出海归来时,所有捕捞信息都透明清晰、无出现IUU违规行为,有助于水产品顺利进入国内市场并出口至国际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