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营商环境 为增长注入动力

第二篇:从政策走向实践行动

据企业界反馈,各职能部门需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营造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

广义省和寿服装厂生产现场。(本报记者 明勇摄)
广义省和寿服装厂生产现场。(本报记者 明勇摄)

政府与各部门和地方应持续点燃改革“火焰”,加强务实对话,及早识别并掌握困难,主动为企业创造便利条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也正是为整个经济体排忧解难。

助力企业增强生产能力

2024年省级竞争力指数(PCI)数据显示,54%的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困难,49%对客户市场表示担忧,38%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20%难以寻找合适的商业伙伴。企业所遇到的难题具有多样性,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领域和多种规定。

越南私立医院协会主席阮文弟指出,2024年《土地法》对所有私营医疗项目实施土地拍卖、招标机制,不区分公益还是盈利性质。这与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鼓励医疗社会化的第20号与第68号决议相矛盾,使企业在计划投资社区医疗,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时,产生了犹豫心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阮文弟先生建议:“应尽快修订《土地法》,为承诺服务于社区的公益性医疗项目提供不经拍卖或招标程序的土地划拨或租赁机制。《投资法》还应明确‘医疗社会化项目’标准,以便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并将其从强制招标程序中豁免,改为通过专业能力评估进行审批。”

这将为私营部门投资医疗领域提供更加开放、透明的法律环境,有助于建设可持续的国家医疗体系,更好满足民众需求。”

长江电力股份公司总经理阮玉通反映,目前仍存在一些规定设定了不必要或难以满足的要求,给企业带来困难。每年,越南用于进口高、中、低压电力开关设备的支出高达10亿美元,尽管国内企业拥有性能相当、价格更合理的产品,但却未能获得优先使用的机会。

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和招标程序方面存在障碍。招标文件中对技术参数和供货经验的要求往往仅适用于外国品牌,从而间接将即使已获得KEMA/ASTA等国际认证的国产产品排除在外。虽然《2023年招标法》已规定应优先使用本国产品,但招标文件中并未明确设定具体的优先评估标准,使得越南企业难以与外国企业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

广义省容橘和发钢铁股份公司对外事务副总经理张光协指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土地获取难,目前补偿与拆迁工作仍存在障碍。土地交付不及时影响项目审批与落实进度,延迟企业的投资计划。因此,他建议地方政府尽快解决现有困境,缩短审批时间,加快拆迁补偿与安置进程,以确保企业投资效益。

可持续增长的“钥匙”

为了让营商环境真正成为可持续增长的动力,越南应由“助力解决困难”转向“主动创造便利”;持续改革制度,加强与企业的直接对话,不仅倾听,也要及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以提升政策执行效果。实际上,税收、海关、环保等领域已得到优先推进改革,以支持企业发展。

最近,政府发布 第 82/2025/NĐ‑CP号议定,延长2025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租金的缴纳期限;国会也通过决议,将给增值税减免对象延期至2026年底。从2025年5月5日起,出口原产地证(C/O)由工贸部单一窗口签发,整合电子海关系统和数字签名,办证时间由几天缩短至数小时。这一举措受到企业界的高度评价,被视为一项重大进展,符合政府于2025年5月31日颁发第154/NQ-CP号决议中所提出的方向,即力争实现100%的行政手续在电子环境中办理,减少履约时间与成本,提高管理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营造营商环境方面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简化行政手续并主动支持企业。

广义省容橘经济特区与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阮海长

广义省容橘经济特区与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阮海长表示,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营造营商环境方面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简化行政手续并主动支持企业。因此,过去一段时间,广义省一直高度重视并坚决、同步、严格推进文件审查与颁布工作,按照“单一窗口、一门式”机制推进行政手续改革和在线公共服务。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克服了办事拖延的状况,使投资许可证颁发流程更加透明,确保新出台的行政手续简明易懂、便于实施。

越南工商会(VCCI)主席范晋功希望,从中央到地方应切实落实党中央第68号决议(68-NQ/TW)精神,其中,政府应加大督导力度,及时作出相关指示,推动体制改革、简化行政手续。应持续激发各级政府机构“敢想敢干”的先锋精神,以建设更加有利于企业的营商环境为目标。

行政改革与改善营商环境的潜力仍然巨大,这要求政府与企业之间通过常态化、透明且高效的对话机制,真正形成协同推进,从而缩小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唯有如此,营商环境才能真正成为坚实的“支撑平台”,助力越南经济今年实现8%以上的增长目标,并在未来阶段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