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金融支持政策 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在越南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绿色物流转型是必然趋势。然而,在企业面临高昂投资成本和资金匮乏的情况下,绿色物流转型之路并非易事。因此,金融政策将发挥关键作用。

胡志明市新城坊盖梅-施威港口。
胡志明市新城坊盖梅-施威港口。

目前,物流业对越南经济贡献巨大,市场规模约为400亿至42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14%至16%,在东南亚地区名列前茅。然而,越南的物流成本仍然很高,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至18%,而且物流也是碳排放较高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公路运输。

因此,发展绿色物流正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落实越南政府2050年净零排放承诺路线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胡志明市,西贡新港集团旗下的新港-吉来港是越南首个获得亚太经合组织(APEC)港口服务组织的绿色称号的港口。

港口已投资建设岸桥、场桥等全电动设备系统,取代柴油驱动设备,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事实上,绿色转型与可持续供应链发展是必然趋势,但大多数企业仍面临诸多障碍,包括资金和技术不足、专业能力有限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压力等。

特别,中小企业获取绿色金融的难度越来越大。近日在胡志明市举行的“发展绿色物流的金融政策”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如果没有适当、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政策,绿色物流就不可能自然形成和发展。

投资绿色科技、清洁交通、节能仓库、数字化排放监测系统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富布赖特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家杜天英俊表示,越南的绿色金融市场正在发展中,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绿色物流正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落实越南政府2050年净零排放承诺路线图的重点内容之一。

预计到2050年,绿色金融总需求约为7000亿美元,其中仅信贷领域就需要250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GDP的6.8%。然而,目前绿色信贷仅占未偿还贷款总额的4.35%左右,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和农业领域。如果不进行强有力的改革,到2025年既定10%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谈到企业在绿色物流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西贡新港集团物流服务中心副总经理黎金刚表示,在绿色化进程中,总公司最关注的是运输方式由公路转为水路,但最大的障碍仍然是港口基础设施。

尽管已有规划,但港口和内河航道项目进展尚未满足发展需求。黎金刚先生建议,应制定税收和费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水上运输工具。关于绿色物流金融政策,越南物流服务协会(VLA)副主席邓武成表示,绿色信贷、税收优惠、利率支持、技术创新基金等措施如果得到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推动企业采用环保模式,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物流金融政策需要全面设计,包括投资激励、贷款担保、税收优惠,特别是各部门之间的同步协调。数字化海关、灵活的银行业务和地方共识将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支持企业有效进行绿色转型。

越南物流服务协会(VLA)副主席邓武成提议:“要成功转型,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乃至全社会等整个系统同行。打造一个不伤环境的供应链,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除了金融政策外,管理机构的数字化努力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解决方案。越南海关总局监督管理局局长陶维八透露,自2020年起,海关部门已实施电子通关程序,有助于缩短企业货物通关时间。

海关部门正在研究并进一步推动在海港和公路边境口岸的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AI)、物联网、区块链、监控摄像头、传感器、检查设备、大数据的应用,并建立相关方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

陶维八局长强调:“在此基础上,海关部门配合口岸企业、物流企业优化货物装卸流程,规划有效运输路线,缩短运输距离,降低油耗,节省时间和成本,促进供应链升级,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