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7个月,越南大米平均出口价格仅为每吨514美元,同比下降18.4%。对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传统市场的大米出口大幅减少。
来自新市场的机遇
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统计,2025年前7个月,在主要出口市场中,大米出口额对孟加拉国增幅最大,达到188.2倍;对马来西亚降幅最大,下降58.5%;而传统市场菲律宾则下降13.5%。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这些传统市场一方面增加大米储备,另一方面加大生产力度,以实现粮食自给。
越南粮食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初,菲律宾大米储备总量达223.9万吨,同比增长3.5%。在印度尼西亚,该国已将2026年稻谷产量目标提高至3380万吨,高于最初的3200万吨目标。
在大米出口价格下降、传统市场萎缩的背景下,越南大米出口企业的“生存”要求是必须扩大市场,并优先出口高品质、高价格的大米。
新龙集团董事长张士伯表示,集团持续向包括日本在内的高售价市场出口大米。2024年,集团向日本出口约5000吨“A An”品牌大米,预计2025年将增至3万吨。
“向日本出口大米必须符合多项严格标准,其中包括对六百多种物质含量的严格控制。任何一种物质一旦超过允许限值,整批大米都可能被退回。尽管如此,该市场的出口价值极高——向日本出口一千吨大米,其价值可相当于向其他市场出口数万吨大米。”张士伯强调。
除了日本和韩国,欧洲各国也逐渐成为高品质大米出口的潜力市场。据越南驻奥地利贸易处介绍,奥地利位于中欧,人口约900万。虽然不是像亚洲国家那样的传统大米消费国,但近年来,随着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素食趋势及多元化饮食风格,该国大米需求快速增长。大米已成为寿司、炒饭及多种亚洲菜肴的优先选择。
在加拿大,约有700万亚裔人口,该国是潜力大米消费市场之一。目前,越南是加拿大前五大大米出口国之一。然而,据越南驻加拿大贸易处统计,加拿大每年的大米进口需求约5亿美元,而越南对该国的大米出口额仅约1200万美元,因此市场份额扩展空间非常大。

提升质量,加强贸易促进
越南驻奥地利商务参赞丁氏黄燕认为,越来越多的奥地利消费者在日常饮食中选择越南大米。近期的调查显示,奥地利人高度评价越南大米,认为其米粒细长、洁白、香糯,适合多种传统与现代菜肴。近期,越南驻奥地利贸易处促成3Brothers公司将越南寿司米(10公斤包装)进口到当地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不过,大米出口奥地利仍面临严苛的质量标准、严格的溯源要求,以及涉及环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规。此外,越南大米还需与其他国家产品直接竞争,这要求企业在加工技术和市场调研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越南多家大米出口企业把提升大米质量视为打开新市场的“钥匙”,积极应用新技术,并按照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加大投资力度,致力于打造越南大米品牌。
天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黄文孙表示,近年来,集团大力推动技术在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成功培育出一年可收三季的“Japo三季”水稻品种,米粒香味清雅、糯性适中、口感醇厚,符合高端市场的严格标准;推出的Vibigaba芽米不仅有益健康,而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其出口价格是普通白米的10倍。集团还建立了农场管理系统,实现每块稻田都有专属数据。
目前,天赐集团拥有12个获准生产经营的水稻品种,其中10个是集团自主研发并获准流通的新稻种。许多品种已出口到日本、印度尼西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全球大米出口价格持续走低、传统进口市场需求不断波动的背景下,高品质潜力出口市场有望为越南大米带来新的收入来源。这也是越南大米凭借质量与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价值的重要契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