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重返融入国际社会的大门正逐步敞开

叙利亚在重建与融入国际的征程上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叙利亚安全部队在首都大马士革西南的阿什拉菲亚特萨纳亚镇站岗。(图片来源:新华社/越通社)
叙利亚安全部队在首都大马士革西南的阿什拉菲亚特萨纳亚镇站岗。(图片来源:新华社/越通社)

经历14年战火纷飞之后,该中东国家正迎来新的发展篇章。然而,机遇伴随着诸多挑战,包括安全局势不稳、族群分裂以及地区格局的制约。

人们对叙利亚从战争废墟中成功“复活”的希望日益增多。9月24日,自1967年以来,叙利亚总统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此外,一系列其他外交成果也备受瞩目。叙利亚和黎巴嫩达成协议,解决边界划分和难民遣返等悬而未决的问题,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最近宣布向叙利亚公共部门提供8900万美元的联合财政援助。

不可否认,叙利亚政府为推动和解与国际融入做出了努力。与邻国的关系也由叙利亚通过对话“从零”逐步重建,尽管此前地区国家对叙利亚新政府的治理能力存有诸多疑虑。

叙利亚近几个月来的积极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政府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步伐。这是叙利亚赢得国际社会信任和支持,从而吸引外资和援助的基础——而这恰恰是重建饱受冲突重创的经济的钥匙。叙利亚最高国民议会选举委员会宣布,该国议会选举将于10月5日举行,这将是自2024年12月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被推翻以来的首次立法选举。

叙利亚议会选举原定于2025年9月举行,但由于去年7月苏韦达省发生冲突而被推迟。对于像叙利亚这样长期因内战而“四分五裂”的国家来说,冲突和种族矛盾引发的暴力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多年的战争加剧了民族和宗派的分裂,使得维护国内各派系的团结变得愈发困难。

路透社指出,叙利亚复杂的民族和宗派画卷给该国领导人带来了难以解决的民族和谐与和解难题。据此,该中东国家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同时还存在阿拉维派、基督教徒、德鲁兹派、什叶派等少数族裔群体。苏韦达的动荡浪潮始于德鲁兹派与贝都因部落的冲突,随后又将叙利亚临时政府军卷入其中。苏韦达的混乱与动荡清晰地展现了叙利亚政治过渡进程的脆弱与风险。

此外,叙利亚长期以来被视为各国的“战略棋盘”,是土耳其、以色列、伊朗等众多国家及大国利益考量和影响力争夺的场所。以色列因叙利亚南部冲突不断对叙利亚进行空袭,进一步加剧了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

尽管承认叙利亚政府为推动重建与融入国际所做的努力,联合国外交官仍然指出,人们对该国的治理和人权问题存在一些质疑。从战后废墟中重建叙利亚不仅仅是重建经济和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建立信任——叙利亚各族人民之间的信任,以及国际社会的信任。(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