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统计,每年全国排放数百万吨生活固体废弃物,大部分未得到妥善处理,造成土地、水源与空气污染。非法砍伐与资源开采使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而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约130亿美元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的定义,“绿色转型/绿色经济”是一种在减少生态负担的同时最大化经济产出的战略,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之间的协调。
世界经济论坛(WEF)2023年报告显示,68%的可持续领域创业者创立企业的初衷是为解决具体的环境或社会问题。因此,“共建绿色未来”不仅是一种战略,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和价值信念。
绿色转型——企业的战略抉择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企业选择创业并非因市场机遇,而源于对可持续未来的坚定信念。它们通过具体项目,将“绿色发展”从口号变为行动。
越南松林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燃料乙醇的企业之一。早在20年前,公司便在同奈省投资建设乙醇厂,年产6万立方米,以木薯为原料,生产95%食品和工业用酒精及99%汽油添加用乙醇。当前,松林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国内乙醇燃料和生物原料的主要供应商。
松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武明中表示:“我们在同奈工厂的年产能达6万吨,目前每月产量约4000吨,年运行时间约10至11个月。”
面对气候变化和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绿色转型已成为工业企业的必然方向。越南电线电缆股份公司(Cadivi)推出了使用绿色材料、优化能耗的环保电缆产品LF&LSHF。这些产品获得新加坡绿色建筑理事会(SGBC)认证,达到新加坡绿色建筑产品标准(SGBP),无铅、低排放,可用于高层建筑、数据中心、医院和机场等。
喜力越南(Heineken Vietnam)则成为率先实现100%生物质能源替代的企业,其6家工厂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企业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未来十年计划追加5亿美元,致力于成为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绿色转型——经济与社会的双赢之路
据2024年越南绿色企业协会的调查显示,85%的绿色企业为员工提供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福利政策,92%的企业承诺不使用童工并严格遵守环境法规。许多企业不仅投资产品,更关注人——改善工作条件、保护自然资源、支持当地社区。对他们而言,利润不是终点,而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自然结果。
据科技部统计,绿色企业在研发(R&D)方面的投资比普通企业高出15%,体现出创新与前瞻精神。
国会财政预算委员会常务委员陈文林强调:“绿色增长应成为所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应通过具体路线与任务落实,实现2050年碳中和承诺。”
可以看出,对于企业界而言,从传统模式向绿色生产模式转型,不仅是趋势,更是责任与挑战并存的必然选择。绿色转型带来的长远效益,不仅在于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帮助越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满足绿色标准、拓展出口、提升品牌形象。
伴随着企业融入国际经济的趋势,绿色转型正成为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其内容包括绿色能源转型、绿色工业、可持续能源和循环经济等。遵循国际标准不仅有助于越南企业将产品出口到高要求的进口市场,还能提升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信任与认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