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东南部地区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东南部地区不仅是全国的重点经济区,还是革新与融入国际进程的典范地方。胡志明市正是这一进程的“火车头”。然而,该地区在新形势下谋求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目标时正要面临诸多挑战。

胡志明市宝鹏工业区的一角。
胡志明市宝鹏工业区的一角。

合并后,东南部地区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凭借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及该地区各地坚定推进改革的决心,东南部地区完全有基础继续发挥其“火车头”作用,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尚未发挥实效的对接

近年来,东南部地区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胡志明市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在工业发展方面,一些依赖低技能劳动力的行业已逐渐触及增长极限。

此外,整个地区在推动经济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以及智力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进程中,进展依然缓慢。

据胡志明市干部学院陈海河博士表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本地区各地尚未充分发挥区域整体的综合优势。尽管各地各有特色产业,但地方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尚未取得实效。建立产品价值链和提高其竞争力以及推进高附加值产业等方面仍缺乏系统性和协同推进。

专家们认为,东南部地区汇聚了大型工业园区、国际港口以及顶尖金融中心。这不仅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成为越南经济在国际融合中的形象代表。

然而,随着全国加快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及全球一体化进程,该地区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要求和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环境污染、高素质人力资源短缺、生产结构调整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此外,来自国内其他地区和区域内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连接为新动力

为了重振经济增长,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高新技术、清洁生产和重点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把东南部地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增长极,地方政府应在各领域加强联动与合作,尤其要优先投资并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据此,该区域各省市需着力破解交通联通瓶颈,按照拓展公路网络的方向,建设和升级与国家交通网络直接对接的公路干线,为区域内各省市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旅客运输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实现公路、内河航运与港口的高效衔接。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系统压力,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也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为推动东南部地区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并巩固其作为全国经济“火车头”的地位,政府亟需建立强有力的区域协调机制。东南部地区各地方应积极、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通过中央与地方资金相结合,充分利用官方开发援助(ODA)资金和社会资本,实施重点性、突破性项目,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此举将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减少对国家预算资源的依赖,激发国内外各类组织和企业参与发展项目的积极性,形成广泛共识,进一步增强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此外,东南部地区各地方在制定联动发展政策时,应注重与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以及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相结合。 应制定相关规划和项目,支持区域内各地方应用绿色技术、使用可再生能源,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环保型生产模式。通过各省市之间的紧密协作、高效的管理机制以及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资源,东南部地区将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实现快速而可持续的增长,为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作出更加有力的贡献。

陈海河博士表示,区域内各地方应充分认识到,各省市无法孤立发展,必须与其他地方紧密协作,共同构建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经济生态体系,创造共享发展的机遇。合作不仅应体现在经济领域,还应延伸至文化、教育、卫生、环境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营造理想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吸引投资资源,提升民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南部重点经济区在国家乃至国际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