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集中生产基地
西原地区气候、土壤适合栽培各种农作物,特别是多年经济作物,所以西原地区各省已形成咖啡、胡椒、橡胶、腰果、茶叶、玉米和木薯等大规模种植区。
咖啡在西原地区占有最大种植面积,拥有绝对优势,在世界市场享有盛誉,使越南成为世界第二大咖啡生产出口国,罗布斯塔咖啡位居世界第一。
西原地区咖啡种植面积现有57.68万公顷,占全国咖啡面积的90%,其中成龄树面积占54.8533万公顷。2016—2017年咖啡季,天气不利,旱情延长,咖啡豆产量每公顷仍达2.5吨,比世界产量高出两倍,咖啡豆产量达逾130万吨,占全国咖啡豆产量的93.3%。
西原地区橡胶种植面积为25.1348万公顷,成龄树占13.9115万公顷,年均产乳量19.2207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和18%。胡椒种植面积为7.1万公顷,年产量达12.087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腰果面积7.4万公顷,腰果仁年产量达6.7276万吨。
西原地区农业已为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做出积极贡献。西原地区偏僻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咖啡、胡椒、果蔬生产模式,每公顷收益5亿至10亿越盾。
及早解决西原地区农业的难题
在邦美蜀市举行的“从农民富翁的角度看西原农业的发展”研讨会上,许多专家指出,西原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农业服务未能满足实际需求,作物结构尚未更新换代。特别是土地、资金、优质劳动力、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参与等一系列难题亟待解决。
西原地区指导委员会主任苏林建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计划投资部、科学技术部、银行界、西原地区各省同该委员会联手制定政策机制,支持建立若干以企业为核心的高科技农业联合生产经营模式,使西原地区农业强力融入国内和全球价值链。同时,从管理科学、政策机制、市场和工艺技术等方面制定西原地区农业研究发展总体计划,包含农业生产基地规划与农民组织、市场组织和高科技结合,早日营造西原地区有机农业生产。
国家根据生产实践及早调整有关农业的土地、投资、信贷等政策,尤其是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发展咖啡、橡胶、腰果、胡椒、木薯等主要农产品精加工,以便提高其附加值和世界竞争力。
西原地区指导委员会主任苏林指出,各部委、行业尽早帮助西原地区各省拟定保护珍贵品种、设立动植物育种中心、动植物医生培训中心、发展人力资源等提案,服务好西原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持久性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