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林业经济沿着价值链方向发展

作为农业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与畜牧业、水产业并列,林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数十亿美元”的出口产业。

附图。(图片来源:vneconomy.vn)
附图。(图片来源:vneconomy.vn)

改变管理方式,增加加工技术含量,推动林业经济沿着价值链方向发展等有望助推林业年增长率突破4.7%至5%的大关,未来实现两位数增长目标。

越南政府总理批准了《到2030年并展望至2050年森林生态系统多重价值发展方案》。其目标在于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少数民族同胞、山区居民、林业从业人员及林区周边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创造可持续的森林生计

发展森林生态系统多重价值的目标是力争到2030年,国内木材采伐量满足至少80%的木材加工业原材料需求;到2050年确保木材原材料自给率达100%。此外,确保100%的木材及木制品使用合法的木材资源,符合出口市场及国内消费市场的要求。为落实该方案,拥有林地的省份已采取多项森林管理措施,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原北江省(现为北宁省)共有四家企业参与管理9000多公顷森林及林业用地,分别是梅山林业一成员有限责任公司、陆南一成员有限责任公司、陆岸林业二成员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安世林业二成员有限责任公司。

据北宁省农业与环境局,近年来,这些单位不断加强林木良种管理,引进部分新树种进行造林,开展造林集约化经营,同时发展农业、林业及水产养殖等多种经营方式。上述措施有效提升了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为地方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全球贸易保护趋势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推进森林可持续管理、符合出口市场关于原产地和森林认证的规定,是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附加值的关键问题。

据林业和森林监察局的数据,全国目前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种植面积约为100万公顷,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30%以上。这是造纸和纸浆、人造板、木片以及出口木制品等产业的主要原料来源。为提升林业经济的价值,应限制对幼龄木材的采伐,建议将生长周期延长5至6年,使其发展为大径材林,从而将木材蓄积量增加了一倍,销售价格也随之提高2至3倍。

实现生产现代化,提升深加工水平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的《大径材人工林发展规划(2024—2030)》明确提出,到2030年,大径材人工林总面积将达约100万公顷;通过集约经营和扩大大径材造林面积,实现木材原料供应的可持续发展,为木材加工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保障。

为了确保原材料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林业经济向价值链方向发展,越南木材与林产品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吴士怀表示,林地经营单位应积极参与森林可持续管理项目,并取得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同时采用科学的培育技术,将小径材人工林逐步转化为大径材林,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和质量;此外,还需依据FSC和VFCS标准制定森林可持续管理方案,提高林产品的经济价值,为促进森林种植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管理以及木材加工业做出贡献。

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副部长阮国治表示,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多重价值的一个重要亮点,是有效开展森林碳吸收与储存服务。然而,当前林业行业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上升的背景下,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盟国家等市场陆续出台了关于木材及木制品进口的新规,这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相关各方需提升风险管理与贸易救济能力,增强融资获取能力,构建从造林、加工到在重点和传统市场建立分销体系的可持续价值链。同时,应对来自当前被美国加征关税国家的进口原材料保持高度警惕,以防范潜在贸易风险。

这些挑战也是国内林产品生产企业及时改变思维、对接国际惯例的契机;企业应积极寻求市场多元化方向,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营模式转型,从以往依赖进口商订单进行加工,逐步转向自主设计产品款式、打造自主品牌,以提升经营效率和利润空间。(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