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携手续写和平故事”主题引领下,“2025年越南夏令营”活动7月15日迎来重要行程。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越裔青年代表在组委会安排下,从胡志明市启程前往西原地区的得乐省,开启文化探索之旅。
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近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广宁省继下龙湾—吉婆群岛之后拥有的第二项世界遗产。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扩展现实(XR)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正在成为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从重建遗产空间到提升游客体验,一系列应用新技术的新产品在数字时代中塑造旅游触及公众的方式。
在"携手续写和平故事"主题引领下,"2025年越南夏令营"活动7月15日迎来重要行程。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越裔青年代表在组委会安排下,从胡志明市启程前往西原地区的得乐省,开启文化探索之旅。
在文化旅游业强劲转型的背影下,位于红河岸边的古陶瓷村——钵场正逐步确立其在构建古村生态博物馆模式中的先锋角色,成为社区倡议中的亮点实践,是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融合的典范。
河内拥有1350个手工艺村,其中包括世界知名的手工艺村,例如钵场陶艺村、万福丝绸村等。手工艺村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河内市积极开展保护和弘扬手工艺村价值的活动。
越南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与名胜群近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越南拥有诸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如升龙皇城、胡朝城,以及自然遗产如下龙湾、风芽-盖板国家公园等。
主题为 “普拉提鲁帕:亚洲文化交流中的面具”展览7月12日至23日在印度新德里国家工艺博物馆举行,展出亚洲多个国家的近百件礼仪和表演面具。
7月14日,2025年越南夏令营” 在胡志明市正式开营。夏令营开营第一天,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越侨青年代表参观了龙屋港——胡志明主席于1911年启程踏上寻找救国之路之地,在龙屋港为胡志明主席献花和上香。
在清澈溪流旁那幢简朴的高脚屋下,从随着四季更替而焕发生机的沃野良田,到伴着甜美天曲(hát Then)旋律的温暖饭菜,老街省林上山谷的岱依族文化,正由本地子女用心守护、世代相传。
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了世界自然遗产——越南广治省的风芽-盖板国家公园扩园决定,将其扩展至老挝甘蒙省的欣南诺国家公园。调整后的世界自然遗产名称为“风芽-盖板国家公园与欣南诺国家公园”。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决定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与地貌、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三个重要标准通过的。
山罗省逢快乡以约 2300 公顷的李子种植面积闻名。此外,还种植多种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果树。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当地水果品质不断提高,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
7月12日,在越南岘港国际烟花节(DIFF)2025决赛之夜,来自中国的江西燕峰烟花队凭借精彩绝伦的表演夺得冠军。
2025年岘港国际烟花节(DIFF)在历时近两个月后圆满落幕。除了各参赛队伍带来的独具创意的精彩表演外,首次参加岘港国际烟花节的越南Z121 Vina Pyrotech烟花队表现尤为亮眼,成功晋级7月12日晚的总决赛,最终荣获亚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工智能(AI)正在为越南图像领域打开全新创作空间。从漫画、插画、动画电影到电子游戏,带有越南文化特色的项目正逐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优化制作流程、提升质量,并在叙事方式上实现突破。
当地时间7月12日下午,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7届会议上,会议主席、保加利亚教授尼科莱·涅诺夫(Nikolay Nenov)正式宣布,将越南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越南传统手工艺村,尤其是河内的众多村落,尽管具备发展潜力,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如生产零散、缺乏联动、劳动力老龄化、资金与技术短缺等问题。这些因素使传统手工艺村难以跟上现代经济的变化。
升龙皇城和古螺城的独特价值被推介在法国普罗万古城,这是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与法兰西岛大区议会合作的成果。
7月10日晚,特别音乐会《旋律之光》(The Light of Melody)在河内还剑湖大剧院举行,众多世界歌剧舞台上的著名歌唱家齐聚一堂,共同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