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正值台风、暴雨季节,但国际游客到访量仍创下纪录,为越南旅游业年底旺季的加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11月11日至12日,位于广宁省白斋坊(Bãi Cháy)的下龙国际客运码头连续迎来了两艘豪华邮轮——荷兰Westerdam和巴哈马Star Voyager号豪华游轮载有3100多名游客及船员,已来到广宁遗产区参观游览。
作为胡志明市唯一的特区,昆岛特区有望蓬勃发展,成为具有区域和国际水准的高品质海洋生态旅游城市。
如果说一乡一品(OCOP)计划助力从传统生产方式向价值链生产方式转变的创新思维,那么乡村旅游项目就是将OCOP进一步发展的桥梁,有助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收入、文化和环境方面的标准。
与政府2025年2月5日第25/NQ-CP号决议设定的2025年国际游客人数2200万至2300万人次的目标相比,政府2025年8月5日第226/NQ-CP号决议将预期目标提高至2500万人次。
合并后,如今的芹苴市拥有十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芹苴不再仅仅是“水乡之都”,而是拥有多个生态旅游区,如龙玉黄自然保护区、河流沿线的红树林区等。
胡志明市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10月,该市累计接待国际游客658.8万人次,完成全年奋斗目标的65.9%;接待国内游客3308.6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的66.2%。全市旅游总收入达208.066万亿越盾,实现全年290万亿越盾目标的71.7%。
那些覆满青苔的棕榈叶高脚屋,与白云、梯田和古老的山雪茶树相互交织,构成了边陲地区独有而古朴的风景。
2025年10月份,越南接待国际游客量达173万人次,环比增长13.8%,同比增长22.1%。累计前10个月,国际游客总量达近1720万人次,同比增长21.5%。这是越南旅游业在迎来国际旅游旺季前夕取得的可喜信号。
根据越捷航空公司的最新消息,该公司往返越南的国际航班仍正常运营,预计不受第13号台风的直接影响。然而,在越南境内,该公司必须调整2025年11月6日往返大叻、绥和、归仁和朱莱等机场的航班计划。
自11月4日上午起,顺化古都遗迹群的各参观景点已重新开放,迎接市民和游客,同时继续开展修复近期特大洪水造成的损毁工作。
预计将直接受到第13号台风影响的机场包括岘港国际机场、富牌国际机场、莲姜国际机场;以及朱莱、浮吉、绥和、波来古、邦美蜀等机场。金兰国际机场和同海机场需主动更新信息,并在台风出现异常变化时保持高度警惕。
当地时间11月4日晚,越南国家旅游局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办越南旅游推广计划,拉开了在美系列旅游推介活动的序幕,意在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双方游客交流及拓展两国企业间的对接。
凭借低温、雾霭与冰雪等独特气候条件,老街省沙坝的“冬季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激发旅游消费、推动当地“无烟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越南航空港总公司(ACV)于11月4日表示,已就新山一国际航空港与隆城国际航空港之间运营转移的路线图,回复越南航空总公司的建议。
近年来,嘉林乡始终注重保护、修缮和修复历史文化遗迹,并将文物保护工作与现代、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向相结合。
越南南端的南游岛位于似如翡翠的海域,美得令人心醉。然而,在这份令人陶醉的美丽背后,凝结着无数将生命与海岛相连的身影——那些日夜坚守在茫茫大海上的渔民和战士。每一朵浪花,仿佛都在诉说着关于爱国情怀与祖国主权的动人故事。
据胡志明市建设局提交市人民委员会的文件显示,昆岛特区计划于今年12月正式启动首条电动公交线路。
2025年秋季博览会已成为越南旅游企业及游客的盛会。这不仅是推广产品与服务的空间,而且是企业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直接交流的重要机会。多项优惠活动、折扣、赠礼和抽奖同时展开,既回馈游客,又为促进年末旅游市场注入活力,助力实现今年接待国际游客达2500万人次和国内游客达1.5亿人次的目标。
走进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时,人们将会沉浸在一片广阔而生动的空间中,重现越南美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尤其是,西南地区各省市为博览会带来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淳朴而独特,却令人印象深刻的各种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