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的主办方担心,国际贷款机构正在撤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气候资金中断可能导致全球气候目标偏离轨道。
COP29和COP30的主办国阿塞拜疆和巴西已发起一项倡议,旨在动员国际金融机构捐款。然而,据COP29主席穆赫塔尔·巴巴耶夫称,迄今为止只有非洲开发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做出了响应。
此前,阿塞拜疆代表团于4月前往美国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春季会议,呼吁各国提供气候融资,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各开发银行曾承诺增加对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工作的资金投入,但目前的趋势却令人担忧地出现倒退。
研究表明,自2035年起,各发展中国家每年将需要约1.3万亿美元来实现绿色转型并应对自然灾害。与此同时,在2024年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上,发达国家仅同意将其气候资金承诺自2035年起增加到每年3000亿美元,这一水平远远低于实际需求。巴巴耶夫先生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并警告称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正在削弱一些关键国家在弥合气候融资差距方面的作用。
今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各方继续就气候危机的历史责任争论不休。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与西方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当时发达国家追求快速增长并消耗大量资源。截至1950年,这些国家对全球累计温室气体排放量约95%负有责任。
利兹大学的一项研究还发现,目前近90%的过量碳排放来自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美国缺席在德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凸显了其对气候问题的薄弱承诺。今年1月,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的第一天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第二次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全球领先的新兴经济体集团(金砖国家)通过了首份气候融资的基础性文件,包括改革多边银行、促进优惠融资以及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私人资本的建议,这标志着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文件预计将于7月提交给出席金砖国家峰会的各国领导人。该文件被认为将在今年11月举行的COP30的筹备过程中发挥战略性作用。该文件的一项重要贡献是服务于“巴库-贝伦路线图”的制定,该路线图旨在为气候行动动员1.3万亿美元。
全球气温预计将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2.8摄氏度。全球变暖正在造成“可见的后果”,成为所有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承诺与实际需求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现实情况是,各国政府需要加倍努力,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迈向气候中和。需要形成共同立场,驳斥“气候变化是负担”的观点,将其视为绿色经济的积极机遇,防止未来出现重大经济损失。必须有效利用公共财政,为国际气候融资“解锁”私营部门的投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