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典流行曲目《Blue Light Yokohama》的越南语改编版音乐录影带(MV)已于近日正式发行,引起两国听众广泛关注。
80年前的1945年11月23日,胡志明主席签发第65/SL号法令——越南关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第一部法令,成为越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坚实基础和指南针。基于第65/SL号法令的历史意义,2005年2月24日,政府总理颁布了第36/2005/QĐ-TTg号决定,将11月23日定为“越南文化遗产日”。
由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各国领事团联合举办的亚洲文化节吸引了来自本地区及世界各地的3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
富国岛鱼露产业拥有逾200年历史,于2021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怀着对家乡传统产业的深厚情感,当地鱼露生产企业始终致力于传承与发展这一特色产业,推动富国鱼露品牌稳步走向国际市场。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正签署第2486/QĐ-TTg号决定,批准《至2030年越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2045年愿景》(以下简称《战略》)。战略中确定优先发展电影,美术、摄影与展览,表演艺术,软件与娱乐游戏,广告,手工艺品,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电视与广播,出版等10个支柱文化产业。这些产业能够创造出融合文化、创意、技术与知识产权要素的产品,满足人民的消费与文化享受需求,同时融入国际社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1月18日上午,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全印和平与团结组织(AIPSO)在河内联合举行罗梅希·钱德拉奖颁奖仪式,向原越共中央委员、原越南社国家副主席、越南和平与发展基金会名誉主席(现为越南和平与发展委员会)阮氏平女士颁发该奖,对她为和平事业和国际团结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表彰。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正刚签署第2486/QĐ-TTg号决定,批准《越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至2030年,展望2045年》。
2025 年陈辉方锦标赛暨国际武师考试近日在法国举行,再次肯定了越武道作为连接越南与国际社会的重要文化桥梁的地位。该活动吸引了来自法国、比利时、荷兰及多个欧洲国家的320名学员和31位武师参加。
11月15日至16日,宁平省三祝国家旅游区举行了越日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数千名僧尼、佛教徒、群众及日本游客参加。
作为升龙文化节活动的一部分,11月15日下午,河内旅游局在还剑湖空间举办了“河内旅游2025·越南奥黛游行”活动,约有1400人参与。此次活动继续弘扬公众对澳代的热爱,并致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11月15日下午在国会大厦,国会主席陈青敏出席了光雕艺术作品《民心力量》接收仪式,该作品由艺术家裴文字捐赠给越南国会博物馆。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秀美自然风光和艺术创意力量的地区,林同省具备推动文化产业强劲发展的诸多潜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林同省既可保护文化价值、提升自身地位,又可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仅在11月,河内市共举行29个摄影展以及多场相关座谈会和工作坊。河内是摄影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随着国际摄影双年展Photo Hanoi ’25的一系列活动展开,河内正逐渐成为一座“摄影之城”,使这一艺术形式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位于越南中南部沿海地区、西原与东南部交汇处的林同省被誉为森林与海洋、高原与平原、火与水交织的“交响乐”。这片土地汇聚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温和宜人的气候,以及49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共同构筑了多元而独特的旅游资源。
每个民族各具自身特色,其中,文化是支撑社区扎根生息、守护家园、维护国家主权的精神力量。唯有当文化由创造主体与当地居民共同滋养时,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阿根廷共和国驻越南大使馆于11月10日至16日在河内举办第九届“阿根廷周”活动,其中传统盛事——“阿根廷牛肉与葡萄酒日”于11月11日晚在河内举行。
11月11日,首次在越南举办的具有世界级规模的国际茶叶节(World Tea Fest 2025)在林同省正式开幕。据组委会介绍,本次为期近一个月的茶叶节将创下四项纪录,包括:1111名女性茶艺师的同步泡茶表演;一座拥有百年历史、仍保持原貌的茶厂;80个国家的佳丽共同亮相;展示1000棵上百岁的古茶树。
越南队在由首尔龙山区家庭中心举办的第十五届多元文化美食大赛中表现出色,荣获了一等奖。该活动的目的在于彰显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11月8日,许多居民在越南岘港市会安西坊新城海滩散步时意外发现一艘有数百年历史的木船出现在海滩上。
2025年10月27日至11月5日,越南电影亮相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影盛会。近年来,越南电影积极主动地出现在世界各大影坛与国际电影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