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封关在即 成效显著
在10月15日上午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王斌及省财政厅、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省商务厅、海口海关等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人,面向记者介绍海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成效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相关情况。
经中共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致力于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王斌介绍说,“十四五”期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型起势,高质量发展态势日益显现,开放力度越来越大,产业体系越来越优,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强。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个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实施,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岛,海南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前沿、地区互利合作的新热土、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
截至2025年9月下旬,“零关税”三张清单,进口货值270.6亿元,减免税款50.9亿元;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累计内销110.8亿元,免征关税8.6亿元;实施“零关税”药械申报总货值2.72亿元,减免税款约3469万元。

谈及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的准备进展时,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王奉利介绍说,目前,封关任务整体推进顺利,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基础设施及查验设施设备已基本完备,64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进驻运行并配备了专业力量。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关智慧监管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实现与口岸联调联试并始终保持热备状态。
海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蔡强介绍封关运作对企业最直接获利政策及重点受益产业时强调与海南自贸港相适应的财税制度体系,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相关重点产业发展:“零关税”政策方面,全岛封关运作后,享受“零关税”的商品增加到约6600个,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进口设备的企业可节省约20%的进口税收成本。
在“低税率”政策方面,生物医药、海上风电等超过1100个鼓励类产业的相关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15%优惠政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企业,可享受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所有行业的高端紧缺人才均可享受个人所得税15%优惠政策。
海口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新闻发言人田涛表示,封关后,海南自贸港将实施更加优惠的“零关税”政策、更加宽松的贸易管制、更加便利的通行举措以及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这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对外贸易增长。而海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余翔则强调,吸引高质量外资,海南依靠的是“三大吸引力”,即政策制度、产业方向和营商环境。
自贸港红利惠及诸多行业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位于海口美兰机场内,总投资约16.17亿元,建有大修定检机库、喷漆机库、附件维修厂房、国际航材存储交易中心等区域,主要承接各类机型的定检大修、航空改装喷涂、附件修理、航材交易、技术服务以及航空维修研发项目等。
自2022年2月投产以来,共完成2300架飞机、约5.8万多个航空零部件的维修工作及270架飞机喷涂工作。2024年,基地完成首单波音737-800客改货业务,并实现蒙古、越南、韩国、泰国等多国首单进境海南自贸港的定检与喷漆业务。

海口空港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烨向媒体介绍说,依托自贸港航权开放、保税航油、“零关税”等政策,基地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年至2024年间,基地的机体保税维修业务增长超6倍,境外客户数量增长3倍。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植物油、植物蛋白和磷脂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国内外产、贸、销于一体的综合型粮油加工企业。公司位于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内,是洋浦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是中国首单享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试点企业,也是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首批试点企业。

公司副总经理曹又华介绍说,澳斯卡粮油不仅是洋浦的重点招商项目,更是中国首单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试点企业。公司正凭借智慧工厂的科技优势与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跑出发展“加速度”。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海南条件最优越的深水港及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洋浦港是中国距离东盟海上最近的集装箱港口,可以直接辐射环北部湾、东南亚两大市场,为洋浦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00万标箱,同比增长9%。目前洋浦港已累计开通航线57条,覆盖东盟、西非、南美洲、大洋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海南船舶登记管理局航运发展促进处处长葛丽巧在解读“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时指出通过“零关税”、增值税退税及享惠主体拓宽至金融机构等“优惠+创新”组合,构建开放型制度体系,全面提升航运竞争力。
位于琼海市的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中国唯一的“医疗特区”,享有多项特殊优惠政策,已有30多家医疗机构开业,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链条。这里有2021年开幕的“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是中国唯一一个汇集全球创新药品与医疗器械的长期展示馆,也是海南自贸港坚持开放与合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医疗旅游部高级主管张延宁称,先行区正推动实现药品、医疗器械与医疗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这一机制既助力中国医疗创新走向国际,也加快国外先进药械进入中国市场,最终目的是让中国百姓更快用上全球领先的健康产品。
cdf三亚国际免税城是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重要载体。作为集免税购物、有税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体验于一身的综合性商业地标,项目享有国家赋予的离岛、离境免税政策资质。目前汇聚近1000个品牌,累计接待超9200万人次。

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英昌介绍说,该项目已从单一购物场所升级为集免税购物、有税零售、餐饮娱乐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消费地标。随着离岛免税政策持续优化,以及针对岛内居民的离岛免税商品消费政策稳步推进,海南免税市场前景广阔,将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在“中外媒体海南行”活动期间,各国媒体记者还走进海口、儋州、琼海、三亚等地部分教育、医疗、文旅单位和场所,深入探访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前的政策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动态及国际合作机遇。(完)